2025年3月1日,水利部在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召開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現場推進會議。會議強調,要錨定任務目標,到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矩陣試點工作,到2030年全國矩陣基本建成。要加快推進矩陣建設各項任務,推進“四全”管理,完善“四制(治)”體系,強化“四預”措施,加強“四管”工作。
中銳網絡積極響應國家水利政策,2022年初著手水利工程標準化及水庫運行管理矩陣的布局,通過深度交流、調研與學習國內頂尖建設單位及水工專業領域知識,成功于年內完成了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產品的打造,并逐步將其應用于大中型水庫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中。在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圍繞四全、四制、四預、四全進行矩陣任務開發,完成了水庫現代化運行管理矩陣產品化工作,在福建省溪源水庫進行項目落地應用。
中銳網絡構建的水庫現代化管理矩陣平臺,根植于標準化管理,遵循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實施策略,建成了包含“四全管理”、“四制(治)體系”、“四預措施“、”四管”業務模塊,旨在全方位支撐水庫運行管理,確保各項管理工作高效、精準執行。
平臺清晰界定了管理機構與監管部門的職責,并自動監督水行政主管部門、行業主管們的管理與監督工作的開展與落實,確保水庫基礎信息的實時共享與動態更新,并作為唯一的權威數據支撐水庫信息化的建設。通過全面追蹤水庫庫區、壩區、下游行洪區及洪水影響的全要素數據,夯實水庫運行管理的基礎,方便水庫管理單位能夠即時獲取上下游及庫區的最新信息,為汛期提供精確的數據支持。
此外,平臺整合了天空地水工實時數據,實現對水庫、上下游水情、雨情、工情全天候管控。系統還跟蹤水庫工程的全周期建設,提供詳盡的資料追蹤與大事記記錄,實現全過程的動態管理,為用戶構建了涵蓋水庫建設、運行、除險加固、降等報廢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信息檔案。
從水庫管理體系的構建出發,系統深入梳理了水庫管理涉及的體制與機制,根據管理要求將管理工作細化分解,助力客戶清晰界定管理主體責任,實施管養分離的管理模式。在系統模塊設計上,它自動遵循管理規章制度,執行包括注冊登記、調度運用、防汛搶險、檢查監測、維修養護、安全鑒定等在內的各項運行管理工作,實時追蹤管理工作進度及確保資料管理的閉環性。同時,系統還緊密跟蹤責任制執行情況,實時監督大壩安全責任人及防汛責任人的履職狀況,有力推動四制體系的建設與落實。
系統能夠直觀展示水庫三道防線的建設情況,并實時接入氣象數據與測雨雷達數據,綜合運用水文氣象耦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專業物理模型等技術,實現自動預報、人工預報,覆蓋短期、中期及長期等不同預見期。在水庫運行過程中,系統提供監測告警與預測告警功能,對警情進行分級處理,為水庫會商研判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持。
通過防洪仿真預演,系統構建了全面的數據基礎,結合四全原則,確保資料完整、合理、可靠,并能模擬洪水演進、淹沒、調度應用、應急搶險、人員轉移路徑、物資分布,助力用戶綜合考量上下游及左右岸關系,不斷優化調度決策。此外,系統還能實時更新和完善客戶預案,跟蹤應急演練進展,確保預報、預警、預演、預案
平臺能夠自動遵循管理規章制度,預先安排工程檢查、安全隱患排查、維修養護、設施設備鑒定、除險加固及維護等工作,確保各科室嚴格執行矩陣式管理要求。在整個管理流程中,平臺實現自動化調度、閉環跟蹤以及資料自動歸檔,有效提升了水庫的風險管控水平。同時,它強化了依法管理和水行政執法力度,為水庫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中銳網絡憑借豐富的水利信息化產品線,針對各類水庫的實際需求,提供包括水雨情系統、大壩安全智能監測平臺、數字孿生基礎平臺、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系統、水庫現代化運行管理矩陣平臺等在內的定制化解決方案,致力于推動我國水利行業的繁榮發展。
2024年,中銳網絡成功實施了福建省廳屬直管中型水庫溪源水庫,首個真實應用的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平臺項目。該項目基于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實施方案,在標準化建設框架內,圍繞“四全”、“四制”、“四預”及“四管”的平臺構建理念,并于同年12月順利完成驗收。通過數字化與信息化技術,有效推動了水庫的“四全”管理,完善了“四制”體系,融合了“四預”能力,促進了“四管”工作的切實執行,顯著提升了水庫運行管理的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