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至17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沈陽市和平區人民政府、沈陽市商務局、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沈陽市數據局、和平灣虛擬現實研究院、CCF職業教育發展委員會、中國虛擬現實技術與產業創新平臺承辦的首屆CCF數字孿生大會暨第八屆CCF職業教育發展大會,在遼寧沈陽順利召開。中銳網絡副總裁、CCF職業教育發展委員會主席安淑梅、中銳網絡總裁助理林祥利等相關領導參加本次大會。
本屆大會以“數智融合,新質未來”為主題,匯聚了數字孿生領域的頂尖專家和學者,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業界領先企業的超過1300名專家學者、業界同仁現場參會。兩天的大會,共設置有9場特邀報告,2場大會主論壇,10場專題論壇,1個關鍵成果發布,分會場聚焦10個細分領域專業話題,多維度深入探討數字孿生的發展趨勢,推動數字技術創新職業教育發展,促進在數字領域產教深度融合,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 開幕式現場

▲ 沈陽市委副書記 王永威 致辭
CCF秘書長唐衛清首先對沈陽市和平區政府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謝,CCF期望通過本次大會,推動數字孿生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激發新質生產力。

▲ CCF秘書長 唐衛清 致辭
大會首先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電視臺原總工程師丁文華,做了"工業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主題報告,其它邀請的專家其后接續發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電視臺原總工程師 丁文華 作主題報告
在8月17日上午的特邀報告環節,由CCF理事、CCF職業教育發展委員會主席、中銳網絡副總裁安淑梅主持,邀請了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業界領先企業的多位專家,發表專題報告,交流數字孿生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推動職業教育賦能新質生產力。
▲中銳網絡副總裁、CCF職業教育發展委員會主席 安淑梅 主持會議為了能夠讓與會嘉賓在數字孿生、產教融合等方面,有更多機會充分交流互動,大會設立了十場專題論壇。當日下午,中銳網絡總裁助理林祥利,受邀在“職業教育賦能新質生產力”專題論壇上,作了題為“新質生產力背景下數字人才培養的探索和實踐”的專題報告。林祥利在報告中闡述了中銳網絡及產業聯盟企業,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對人才的需求與理解,特別是在產教融合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協同培育高素質數字化復合型人才的寶貴經驗與實踐成果。通過創資源、進學校、用孿生、入企業的關鍵四步,構建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推動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不僅實現了教育的數字化資源,與企業的數字化需求的精準對接,還促進了校企雙方的雙向賦能與產教同步升級,得到了與會人員的廣泛贊譽。
中銳網絡作為大會的合作單位,深度參與了本次盛會。在大會的各個分論壇中,中銳網絡的員工們都以飽滿的熱情和專業的態度,深度參與各項服務工作,展現了IT企業的高水平服務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為大會的成功舉辦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中,CCF VC 常委、中銳網絡逯小博因工作突出,獲得了本次大會推薦的“突出貢獻個人”榮譽。
▲ CCF VC 常委、中銳網絡逯小博獲得“突出貢獻個人”榮譽
中銳網絡深耕職業教育領域十二載,憑借其在IT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卓越貢獻,不斷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模式,積極賦能新質生產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一系列的突出表現,也引起了大會工作組的高度關注與認可。值此盛會之際,CCF職業教育發展委員會的領導們親臨中銳網絡展位,對展出的成果進行了深入的指導與交流,這無疑是對中銳網絡長期努力的肯定與鼓勵。
▲ CCF職業教育發展委員會領導蒞臨中銳展位指導
作為一次思想碰撞與智慧交融的盛會,本次大會不僅為數字孿生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了高層次的交流平臺,更在職業教育與產業創新之間,架起了堅實的橋梁。
在“數智融合 新質未來”的時代浪潮中,中銳網絡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聚焦企業主體作用和實踐示范成效,無縫對接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與創新鏈,賦能新質生產力,與更多優秀高校、企業攜手,深化產教融合合作,培養更多具備“知識融合,技能跨界”的高素質數字化復合型人才,為推動職業教育和產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